【内容提要】 本研究报告依据世界银行提出的人类社会财富评价体系,对江苏省的财富存量作了较为全面的评估。测算结果显示,江苏省人力资本所占比例最大,人均总资本和人均自然资本在空间上都存在明显的集聚现象;江苏省财富结构与中高收入国家比较接近,但人力资本占比较少,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据此,提出以下建议:以经济转型为契机主动作为,建立多元化的经济发展评价制度,更为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自然保护、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综合成果;以经济结构优化引导人类社会财富结构优化,积极发展有竞争力的实体经济、创新型经济;以人力资源建设促进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确立人力资源强省战略,实现从人才优先向人才优先与整体开发并重的转变,全面提升人力资本价值。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旨在形成科学、客观的区域发展考核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内涵,进一步强调了自然资源系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但传统的GDP指标体系没有把自然资源的利用作为经济过程的投入来看待,也没有将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消费方式所造成的环境破坏以及为恢复环境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的代价加以考虑。因此,该指标体系无法衡量在资源有限性约束下体现环境和经济统一性的长期发展成果。本报告引入世界银行的人类社会财富评估方法,利用2012年江苏省及各省辖市的统计年鉴、江苏省各省辖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11年土地调查数据,估算江苏省及13市人类社会财富构成,为更加全面反映江苏省人类社会发展成果提供支撑。
	    一、人类社会财富估算方法和数据基础
	    1995年,世界银行将每个国家所拥有的财富划分为自然资本、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三部分的总和即为各国的财富总量。此后,世界银行又陆续对此方法进行了优化改进。这种新的财富观较为全面地考虑了人类社会所拥有的所有有价值之物,符合科学发展要求。
	    1.自然资本。所谓自然资本,即为所有自然资源要素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的综合。为便于测算,可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增加值分别作为衡量农田资源、林业资源、牧业资源、渔业资源市场价值的指标,将未来值贴现后即可得到这几类自然资本的市场价值;同理,矿业资源的市场价值可以通过采矿业的利税总额来反映。将各类土地单位面积价值和各类土地面积相乘,得到自然资本生态指数,并将未来值贴现,得到各类用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即非市场价值,见表1。
	
	表1 各类土地单位面积生态价值(元/(公顷•年)
	 
| 
				 用地类型  | 
			
				 农地  | 
			
				 林地  | 
			
				 草地  | 
			
				 水域  | 
			
				 湿地  | 
		
| 
				 单位面积生态价值  | 
			
				 1011.02  | 
			
				 4162.79  | 
			
				 2445.65  | 
			
				 85519.18  | 
			
				 115638.51  | 
		
	
	    2.人造资本。人造资本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其估算可以借鉴比例法。假设各行业的增加值和该行业所占有的资产(人造资本)的比例相同,则根据各省辖市2011年GDP、工业增加值和工业资产总计,可以推算出各省辖市各行业的总资产。除了各行业总资产以外,另有建设用地的价值,此处借鉴世界银行的算法统一赋值。
	    3.人力资本。人类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财富等收益,因而形成人力资本。本报告中人力资本估算参照了世界银行所采用的经济产出还原法。从非农GDP中减去矿产资源的经济租金,得到一个剩余值,该剩余值表示人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其中包含了人造资本,将该剩余值在平均工作剩余年内的未来值贴现后可以得到未来收益现值。
	    二、江苏省人类社会财富估算与分析
	    1.江苏省人类社会财富估算结果。根据2012年《江苏统计年鉴》,2012年江苏省各省辖市的统计年鉴,江苏省各省辖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1年土地调查数据,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测算方法,计算出江苏省各省辖市的自然资本、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并将各省辖市的三类资本以及人均资本汇总,得到江苏省及各省辖市资本存量,见表2。
	
	表2 江苏省及各省辖市资本存量(单位:亿元)
	 
| 
				 地区  | 
			
				 自然资本  | 
			
				 人造资本  | 
			
				 人力资本  | 
			
				 资本总量  | 
		|
| 
				 市场价值  | 
			
				 非市场价值  | 
			
				 
  | 
			
				 
  | 
			
				 
  | 
		|
| 
				 南京  | 
			
				 4120.25  | 
			
				 1149.02  | 
			
				 21644.61  | 
			
				 73028.66  | 
			
				 99942.53  | 
		
| 
				 无锡  | 
			
				 2702.49  | 
			
				 903.06  | 
			
				 28591.11  | 
			
				 78931.29  | 
			
				 111127.95  | 
		
| 
				 徐州  | 
			
				 9759.53  | 
			
				 1681.70  | 
			
				 9825.399  | 
			
				 42071.48  | 
			
				 63338.11  | 
		
| 
				 常州  | 
			
				 2685.00  | 
			
				 798.71  | 
			
				 14210.64  | 
			
				 41231.38  | 
			
				 58925.73  | 
		
| 
				 苏州  | 
			
				 4036.80  | 
			
				 2197.79  | 
			
				 48675.01  | 
			
				 118815.72  | 
			
				 173725.32  | 
		
| 
				 南通  | 
			
				 6838.50  | 
			
				 2300.52  | 
			
				 12047.67  | 
			
				 45992.23  | 
			
				 67178.92  | 
		
| 
				 连云港  | 
			
				 4936.11  | 
			
				 1208.83  | 
			
				 4578.848  | 
			
				 15676.59  | 
			
				 26400.37  | 
		
| 
				 淮安  | 
			
				 5626.64  | 
			
				 2010.97  | 
			
				 3519.053  | 
			
				 20453.98  | 
			
				 31610.65  | 
		
| 
				 盐城  | 
			
				 9947.27  | 
			
				 3351.78  | 
			
				 6511.954  | 
			
				 31511.36  | 
			
				 51322.36  | 
		
| 
				 扬州  | 
			
				 5598.14  | 
			
				 1350.43  | 
			
				 7410.866  | 
			
				 30354.76  | 
			
				 44714.20  | 
		
| 
				 镇江  | 
			
				 2241.94  | 
			
				 642.75  | 
			
				 8631.844  | 
			
				 26459.71  | 
			
				 37976.25  | 
		
| 
				 泰州  | 
			
				 4222.83  | 
			
				 1010.44  | 
			
				 7915.309  | 
			
				 27255.32  | 
			
				 40403.90  | 
		
| 
				 宿迁  | 
			
				 5135.88  | 
			
				 1553.64  | 
			
				 2748.065  | 
			
				 15693.42  | 
			
				 25131.00  | 
		
| 
				 总计  | 
			
				 67851.38  | 
			
				 20159.63  | 
			
				 176310.4  | 
			
				 567475.89  | 
			
				 831797.30  | 
		
	
	
	     2.江苏省人类社会财富资本构成。从资本构成上来看,江苏省人力资本存量远大于其他两种资本,其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达到68%。而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1%和21%。苏南、苏中和苏北的资本构成差异较大:苏南自然资本仅占总资本的5%,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占比分别达到25%和70%;苏中地区自然资本占14%,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分别占18%和68%;苏北地区自然资本占比达到了23%,远远超过了人造资本所占的14%,而人力资本比例仅为63%,为三个区域中最低。
	    3.人类社会财富的区域差异性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江苏省人均资本拥有量的地区差异较为显著,人均资本达到100万元/人以上的有:无锡市、苏州市、常州市、南京市、镇江市和扬州市,其中5市位于苏南,仅有扬州市位于苏中,全省的人均资本呈现“苏南高苏北低”的态势。这说明苏南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雄厚的发展基础,形成了人才的集聚效应,劳动力和知识等经济生产要素纷纷从苏北欠发达地区流向苏南地区,形成极化效应,导致这种差距的扩大。人均自然资本的集聚状态与人均总资本大致相反。苏北的盐城市、淮安市和连云港市呈现出人均自然资本高水平聚集,苏南地区的无锡市和常州市呈现出人均自然资本低水平聚集,全省的人均自然资本呈现“苏北高苏南低”的态势,这与资源禀赋以及人口数量存在密切关系,也与发展方式的差异有一定关系。江苏全省的自然禀赋差距不大,造成人均自然资本产生空间集聚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为因素。
	 
表3 江苏省及各省辖市人均资本存量(单位:万元/人)
| 
				 地区  | 
			
				 人均自然资本  | 
			
				 人均人造资本  | 
			
				 人均人力资本  | 
			
				 人均资本拥有量  | 
		
| 
				 南京  | 
			
				 6.50  | 
			
				 26.69  | 
			
				 90.06  | 
			
				 123.25  | 
		
| 
				 无锡  | 
			
				 5.61  | 
			
				 44.45  | 
			
				 122.71  | 
			
				 172.77  | 
		
| 
				 徐州  | 
			
				 13.35  | 
			
				 11.46  | 
			
				 49.08  | 
			
				 73.88  | 
		
| 
				 常州  | 
			
				 7.49  | 
			
				 30.56  | 
			
				 88.68  | 
			
				 126.73  | 
		
| 
				 苏州  | 
			
				 5.93  | 
			
				 46.27  | 
			
				 112.96  | 
			
				 165.16  | 
		
| 
				 南通  | 
			
				 12.54  | 
			
				 16.53  | 
			
				 63.10  | 
			
				 92.16  | 
		
| 
				 连云港  | 
			
				 14.01  | 
			
				 10.44  | 
			
				 35.74  | 
			
				 60.19  | 
		
| 
				 淮安  | 
			
				 15.90  | 
			
				 7.33  | 
			
				 42.58  | 
			
				 65.81  | 
		
| 
				 盐城  | 
			
				 18.38  | 
			
				 9.00  | 
			
				 43.54  | 
			
				 70.91  | 
		
| 
				 扬州  | 
			
				 15.57  | 
			
				 16.61  | 
			
				 68.01  | 
			
				 100.19  | 
		
| 
				 镇江  | 
			
				 9.20  | 
			
				 27.54  | 
			
				 84.42  | 
			
				 121.16  | 
		
| 
				 泰州  | 
			
				 11.31  | 
			
				 17.11  | 
			
				 58.92  | 
			
				 87.34  | 
		
| 
				 宿迁  | 
			
				 14.03  | 
			
				 5.77  | 
			
				 32.93  | 
			
				 52.73  | 
		
| 
				 平均值  | 
			
				 11.14  | 
			
				 22.32  | 
			
				 71.84  | 
			
				 105.31  | 
		
	
	
	    4.与传统GDP核算比较。人均人造资本与人均人力资本都和人均GDP呈显著正相关,人均自然资本与人均GDP呈较显著反相关。由于江苏省人均自然资本拥有量较少,人均资本总量与人均GDP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比较资本总量与GDP之间的比值(表4),资本总量与GDP之间比值最高的五个市为苏北五市,苏南五市则位列后五位。苏北地区相对更为丰富的自然资源的价值在该核算体系中得到了体现,说明本评价体系较GDP更能反映自然资本的价值,能对传统的GDP评价体系起到一定的纠正作用。
	 
表4 江苏省各省辖市资本总量与GDP比值
| 
				 
 地区  | 
			
				 苏南地区  | 
			
				 苏中地区  | 
		||||||
| 
				 南京  | 
			
				 无锡  | 
			
				 常州  | 
			
				 苏州  | 
			
				 镇江  | 
			
				 南通  | 
			
				 扬州  | 
			
				 泰州  | 
		|
| 
				 比值  | 
			
				 16.26  | 
			
				 16.15  | 
			
				 16.46  | 
			
				 16.21  | 
			
				 16.43  | 
			
				 16.46  | 
			
				 17.00  | 
			
				 16.68  | 
		
| 
				 
 地区  | 
			
				 苏北地区  | 
			
				 
  | 
		||||||
| 
				 徐州  | 
			
				 连云港  | 
			
				 淮安  | 
			
				 盐城  | 
			
				 宿迁  | 
			
				 
  | 
		|||
| 
				 比值  | 
			
				 17.83  | 
			
				 18.72  | 
			
				 18.70  | 
			
				 18.52  | 
			
				 19.03  | 
			
				 
  | 
		||
	
	    5.与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比较。将江苏省的资本结构与2010年世界银行报告中按收入分类的各类国家(数据为2005年)的资本结构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果(表5)。
	 
表5 2005年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与江苏省资本结构
| 
				 地区  | 
			
				 自然资本(%)  | 
			
				 人造资本(%)  | 
			
				 人力资本(%)  | 
		
| 
				 低收入国家  | 
			
				 30  | 
			
				 13  | 
			
				 57  | 
		
| 
				 中低收入国家  | 
			
				 25  | 
			
				 24  | 
			
				 51  | 
		
| 
				 中高收入国家  | 
			
				 15  | 
			
				 16  | 
			
				 69  | 
		
| 
				 高收入国(OECD)  | 
			
				 2  | 
			
				 17  | 
			
				 81  | 
		
| 
				 世界  | 
			
				 5  | 
			
				 18  | 
			
				 77  | 
		
| 
				 江苏省(2011年)  | 
			
				 11  | 
			
				 21  | 
			
				 68  | 
		
| 
				 苏南地区  | 
			
				 5  | 
			
				 25  | 
			
				 70  | 
		
| 
				 苏中地区  | 
			
				 14  | 
			
				 18  | 
			
				 68  | 
		
| 
				 苏北地区  | 
			
				 23  | 
			
				 14  | 
			
				 63  | 
		
	
	    比较发现,江苏省的资本构成与2005年中高收入国家相类似,但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人力资本所占比例小了13%;苏南地区资本构成与高收入国家更为接近,但仍有不小差距,尤其是人力资本远小于高收入国家;苏中地区资本构成与中高收入国家相似;苏北地区资本构成与中低收入国家接近,但人造资本比例较中低收入国家更小,而人力资本比例更大。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江苏省人类社会财富结构总体上与世界上中高收入国家相似,但人均人类社会财富则相距较大。根据世界银行2010年度评估报告,2005年世界人均人类社会财富为120475美元,江苏省2011年人均人类社会财富较世界人均水平高20%(按2005年不变价计),高出中高收入国家(81354美元)3/4多,但与高收入国家尚有较大的差距,仅相当于OECD国家的30%。
	    三、改善江苏省人类社会财富状况的对策建议
	    人类社会财富从一个方面揭示了一个区域的全面发展绩效,在一定程度上能纠正单一考核GDP的欠全面性,为更全面地认知评价一个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以经济转型为契机主动作为。建立适应科学发展要求和国际社会共识的多元化经济发展评价制度,引入人类社会财富评价方法,弥补传统GDP核算的不足,从而更为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自然保护、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综合成果。
	    二是以经济结构优化引导人类社会财富结构优化。与高收入国家(OECD)相比,江苏省人均人类社会财富只及其1/4,人造资本约为其1/3,人力资本约为其1/5。因此,需要在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生态整治、提升自然资本价值的同时,积极发展有竞争力的实体经济、创新型经济,引导人造资本、人力资本价值的持续提升。
	    三是以人力资源建设促进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人力资本是人类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人类社会财富的70%,在高收入国家达到80%多,即便是世界平均水平也高达77%。因此,需要结合江苏省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确立人力资源强省战略。在人力资源建设思路上,需要实现从人才优先向人才优先与整体开发并重的转变,以提升全社会知识素养为目标,发展普及性职业、高等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本价值。
	
	
	    基地名称:江苏绿色发展研究基地
	    承担单位:南京大学
	    首席专家:黄贤金
	    本课题负责人:黄贤金
	    主要参加人员:朱德明  李升峰  赖  力
	             陈志刚  钟太洋  陈  逸  童岩冰